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安徽高考 >> 文章正文
 
志愿填报支招理性看待高考成绩及排名
整理自:芜湖新闻网 2009-7-1 11:30:07
7月2日至6日是高招本科志愿填写时间,记者请原芜湖市高招办负责人、现芜湖市教育考试中心求实高考辅导中心专家陈祥圣先生,就如何填写好志愿支招,供考生参考。
     理性看待高考成绩及排名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是平行志愿投档的显著特点。实行平行志愿后,高考成绩及排名决定投档的次序,是考生选择志愿的基础。同等条件下,在已投档的考生中院校可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等第高的考生。因此考生应理性对待高考成绩和排名,实事求是地剖析自身竞争力。如届别、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第、身体条件是否受限、相关科目成绩是否达到报考院校的要求、家庭经济状况能否承受某些院校高额的学费等,确立好填报志愿的立足点,力求使高考成绩及排名和自己的实际竞争能力相匹配。
认真研究志愿分布规律和特点
     特点一:热门地区、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志愿“扎堆”
     热门地区主要是京、津、沪、宁、杭五市及苏、浙、粤三省。院校投档分数高,竞争非常激烈。如2008年一本批次投档分数前51名院校中,以上地区文科有38所,理科有37所;一本和二本批次以上五市无一所院校须征集志愿;热门院校是考生报考的热点。如清华、北大、科大、南京审计学院、北京信息科大、上海金融学院等。这些院校考生志愿非常集中、竞争异常激烈。08年北大文科招生20人,投档分数622分,此分数在全省文科考生中排名第36位;清华理科招57人,投档分数666分,在全省理科考生中排名第88位;考生和家长把就业前景好的,报考人数多的专业称为热门专业,如建筑学、国际金融、注册会计师等。相反就业难,报考人数少的专业称为冷门专业。同所学校专业热冷不同,录取分数差别很大。如08年安徽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录取分数高出重点线,而思政教育等专业均降分录取。
     特点二:边远地区院校生源较少或严重不足
     由于地区交通不太方便,经济欠发达,气候和饮食习惯较我省有较大差别,考生报考较少甚至无人报考。如08年文科和理科一本和二本院校多数院校均须征集志愿。
     特点三:农、林、水、地矿、师范类院校和专业生源偏少
      这类院校绝大部分生源不满,少数院校还须降分征集志愿。文科和理科征集志愿的院校中以上院校分别占66.67%和54.17%。
    特点四:省内多数院校生源缺额较多
    史料证实,省内各批次院校生源缺额较多。08年文科一本省内4所院校中有3所须征集志愿,二本26所中有20所须征集志愿;理科一本省内7所院校中有4所须征集志愿,二本26所中有24所须征集志愿等。
     特点五:民办院校生源不充足
     由于缺乏对民办院校认识和了解,考生报考这类院校较少,生源不足。如08年省内多数民办院校均须征集志愿。
      特点六:首次在皖招生院校考生报考不踊跃。
     由于是首次在皖招生,短期里考生难以了解该校情况,报考自然少。这类院校以高职(专科)居多。
      熟练掌握填报志愿的技巧
     技巧一:合理设置平行院校志愿间的梯度
      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投档,所以存在着志愿填报过高投不了档的风险,虽然投了档但超出100%部分或因专业志愿填高又不服从调剂带来的退档风险。因此,认真研究相关批次平行院校志愿间的层次至关重要。要使从A到D(F)院校间设置有一定的降幂梯度,保证至少能被一所院校录取。
      平行院校志愿间的梯度大小要因人而异。以一本批次志愿为例:同批次平行院校志愿间可考虑设置以下层次:(1)总分靠前名次前茅的可设置两个层次,即(A、B、C)+D、(A、B)+(C、D)、A+(B、C、D);(2)总分偏上名次居上的可设置三个层次,即(A、B)+C+D、A+(B、C)+D、A+B+(C、D);(3)总分中偏下名次略下的可设置四个层次,即A+B+C+D。
      技巧二:处理好五个关系
      (1)处理好国家需要与个人志向的关系。各院校专业招生计划都是按国家需要设置的,考生在选择志愿时要着眼未来,遵循“志向加需要”的原则,选择好志愿。(2)处理好选择专业和院校的关系。考生若把专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应该淡化“院校”概念;若把院校作为从事其他新职业或继续深造的基础,则应该淡化“专业”概念。(3)处理好“冷门”和“热门”专业的关系。专业 “热”与“冷”是相对的,今天的热门明天可能是冷门。因此考生要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和选择专业,正确分析和处理好“冷”与“热” 的关系。(4)处理好省内和省外院校的关系。省内多数院校招生人数多,专业覆盖面大,可选择的机会也就越多。如09年二本院校文科和理科省内招生计划分别占79.19%和76.51%;三本院校分别占72.3%和76.45%;高职(专科)分别占88.45%和82.94%。竞争力不强的考生若能立足于报考省内院校,可望有满意的结果。(5)处理好“专业服从”和“征集志愿”的关系。由于征集志愿是各批次能否被录取的最后机会,竞争格外激烈。建议考生认真对待“专业服从”和“征集志愿”的选择,若征集志愿时既无合适院校又无满意专业,不如在填志愿时果断选择“专业服从”,这样还能被录取到较满意的院校。         陈祥圣
相关文章
安徽省2010年高考对复读生无限制  军校心理测试测些啥?
安徽省2009年本科批次志愿明起填报  安徽省2009年军校国防生公安院校面试体检分数线
2009年安徽省平行志愿实施办法解读  安徽省军事公安类院校面试分数线划定
安徽省2009提前批军校(含国防生)公安院校面试体检分数  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在安徽省分数线预估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